查看原文
其他

郭树清两会前发声,警示炒房者,回应银行不良处置压力、贷款利率、金融科技监管、老龄化应对……

3月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介绍推动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对于房地产目前存在的问题,郭树清提到,现在金融化、泡沫化倾向还比较强,但是2020年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这个成绩来之不易。

郭树清表示,很多人买房子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或者投机,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持有那么多房产,将来这个市场如果下行,个人财产就会有很大的损失,贷款还不上,银行也收不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经济生活会发生很大的混乱。所以必须既积极又稳妥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如何评价国内外宏观政策步调差异带来的影响?郭树清认为,疫情暴发以来,欧美发达国家、疫情严重的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副作用已经逐步显现,一是欧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高位运行,和实体经济严重背道而驰。二是全球流动性增加后,外资持续流入中国,但目前规模和速度在可控范围内。未来,我国一方面鼓励资本要素跨境流动,持续开放,一方面做好稳定国内金融市场的工作。

关于2021年银行的不良处置压力,郭树清表示:“2021年将保持处置力度不减。2020年情况非常特殊,(贷款)增速和量都非常大,但全年没有超过13%,这是我们没有实行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原因。”

郭树清进一步提出:“事实上,2020年我们已经开始加大了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全年处置不良资产3.02万亿。现在没有一个明确指标,还在和各家银行沟通如何评估自身状况,可能2021年需要处置的不良贷款还会增长,甚至会延续到明年,因为有的贷款期限比较长。

类似去年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人民币的政策,今年能否延续?郭树清表示,肯定有很多政策还会延续,去年让利比较多的是贷款利率。因为今年整个市场利率在回升,估计贷款的利率也会有回升,各家银行可能也会有所调整,但是利率整体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他同时称,收费方面不会太大的变化,以前降低的收费一般不会恢复,将通过支持财务重组、债务重组、企业重组、债转股等多种形式继续支持企业,降低企业负担。以下为郭树清发言全文和答记者问内容(小标题为编辑自拟):

徐想/摄

谢谢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国银保监会,代表一道出席发布会的各位董事长,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银行保险改革发展的媒体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祝大家新春快乐,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银保监会和整个银行业保险业系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国务院金融委统筹指挥下,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努力推进金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各项工作迈出坚实步伐。


第一,支持国民经济迅速从停滞下滑恢复到正常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当即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紧急提供专项信贷5.3万亿元,完成相关保险赔付超过5亿元,全力支持打赢疫情防控总体战、阻击战。
截至2020年末,人民币贷款比年初增加19.6万亿元,累计对6.6万亿元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在5个试点省市发放应急贷款242.7亿元,全年实现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目标,有力支持复工复产和“六稳”“六保”。全年新增制造业贷款2.2万亿元,超过前5年总和;新增民营企业贷款5.7万亿元,比上年多增1.5万亿元;健康保险赔付支出2921亿元,同比增长24.2%,累积了1.57万亿元长期健康保障风险准备金。
积极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以来,全国累计发放精准扶贫贷款9.2万亿元,涉农扶贫保险累计提供风险保障3.5万亿元。主动配合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20年底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到11.5万亿元。


第二,数字化转型助力开拓普惠金融新局面。

银行业保险业加快产品和服务创新,促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根据有关国际组织报告,中国普惠金融服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电子支付、数字信贷、线上保险居于全球领先地位。
2020年,银行机构和保险机构信息科技资金总投入分别为2078亿元和3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和27%。五家大型银行均成立了专门的金融科技公司,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捷性明显增强。如建设银行充分发挥科技和数据优势,围绕小微企业实施流程再造,建立“小微快贷”线上化业务模式,创新推出了一系列普惠金融专属服务方案。2020年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5.3万亿元,增速超过30%,其中5家大型银行增长54.8%。行政村已基本实现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大病保险已覆盖11.3亿城乡居民。


第三,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

对比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任务要求,银行业保险业风险从快速发散转为逐步收敛,一批重大问题隐患“精准拆弹”,牢牢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一是金融杠杆率明显下降,金融资产盲目扩张得到根本扭转。2017年至2020年,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年均增速分别为8.3%和11.4%,大体只有2009年至2016年间年均增速的一半。金融体系内部空转的同业资产占比大幅度下降。
二是银行业不良资产认定和处置大步推进,2017年至2020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8.8万亿元,超过之前12年总和。
三是影子银行得到有序拆解,规模较历史峰值压降约20万亿元。
四是金融违法犯罪行为受到严厉惩治,不法金融集团风险逐步化解,一大批非法集资案件得到有序处置,互联网金融风险形势根本好转。
五是外部风险冲击应对及时有效,金融体系保持较强韧性。
六是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2020年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
七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量风险已基本控制,存量风险化解正有序推进。
八是大中型企业债务风险平稳处置。到2020年末,全国组建债委会2万家,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落地金额1.6万亿元,500多家大中型企业实施联合授信试点。


第四,强监督强监管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

坚定不移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金融反腐败斗争,强化监督执纪,一批官商勾结、利益输送、违法侵占的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
严格执行公私分开、履职回避和监管问责,2020年银保监系统共纪律处分164人。加快补齐监管短板,堵塞制度漏洞,2020年完成61项监管规章制度建设。重拳治理乱象,保持案件处罚问责高压态势,2020年处罚违法违规银行保险机构3178家次,处罚责任人员4554人次,罚没金额合计22.8亿元。推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清退、赔付消费者177亿元,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第五,中国特色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逐步完善。

把强化公司治理作为转变银行业保险业体制机制的重要着力点,按照杭州峰会达成的共识,努力推动20国集团/ 经合组织公司治理原则有效实施。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将党的领导和公司治理有机融合,通过“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内监督与企业内控结合等机制安排,确保党组织真正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银行保险机构普遍建立“三会一层”的组织架构,股东穿透监管明显强化,关联交易专项整治有序开展。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不断优化,市场竞争充分,四家大型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劳动生产率、成本收入比、盈利能力、科技创新等方面实现赶超。大型保险公司资本充足水平,也与美国、欧洲、日本同业相当。


第六,银行业保险业其他各项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稳步推进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化解风险,积极推动发行20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深化保险资金运用、商业车险和意外险定价机制等改革,推进商业养老保险改革发展和健康保险稳步成长,引导理财、保险、信托等长期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发展。
持续推动对外开放措施落地见效,2018年以来,共批准新设各类外资银行保险机构100多家。其中,一批在财富管理、商业保险、信用评级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国际专业机构,通过独资、控股或参股等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外资机构投资中国金融市场积极性显著提高。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银保监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银行业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促进国民经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完善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更加精准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先进制造、民营企业、小微企业、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
二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理念,培育发展更多专业化特色化金融机构,进一步开发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银行产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等保险服务。
三是把防范风险作为金融业的永恒主题,毫不松懈地监控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强化金融法治,完善长效机制。
四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确保金融创新在审慎监管前提下进行。
五是实施更深层次的金融市场和机构改革,推进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畅通要素循环,激发市场活力。
六是持之以恒全面从严治党,深入开展金融反腐败斗争,加强内部管理和自身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监管铁军。我们将通过不懈努力,真抓实干,推动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我先介绍这么多。下面,我和我的同事非常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大家!

答记者问

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倾向较强

很多人买房是为了投资、投机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去年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我想请问,这三年我们取得了哪些关键进展?下一步金融风险防控的重点是什么?您曾经指出,房地产已经成为我国金融风险方面最大的“灰犀牛”,对当前房地产领域的风险您怎么看?今年会有哪些新的措施?各家银行这两年都加快了数字化转型,请问郭主席,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对监管带来了哪些挑战,在数字化转型时,我们应重点防范哪些风险?
郭树清:从银行业、保险业来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突出的就是按照中央要求,首先把金融体系内部高杠杆降下来。过去金融体系经过一段时间长期快速发展,2017年-2020年,银行业和保险业总资产年均增速都降到了比较低的水平,银行业是8.3%,保险业是11.4%,大体只有2009年-2016年间年均增速的一半,金融体系内部空转的同业资产占比大幅下降,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成绩,也决定了银行体系、整个金融体系能够平稳运行,风险总体可控。
另外,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的力度加大,刚才也提到了四年处置了不良贷款相当于前12年的总和。
“影子银行”得到了有序拆解,过去“影子银行”规模很大,最大特征就是叫投资也好,叫理财也好,叫P2P也好,实质上还是信贷,相当于银行信贷,或者叫类信贷,就是说做银行业务又不按照银行的规则办。比如办银行有足够的资本金,这些平台没有资本约束,没有监管约束,也没有市场约束,所以问题比较严重,“影子银行”的规模压降了大约20万亿,使得金融体系比较健康、比较稳定。
另外,金融违法犯罪行为受到严厉惩治,不法金融集团风险逐步化解,一大批非法集资案件得到有序处置。这些方面的问题有根本性好转。
关于住房问题。房地产的问题应该说现在金融化、泡沫化倾向还比较强,但是去年投向房地产的贷款增速第一次降到了平均贷款增速之下,这个成绩来之不易。我们相信,房地产的问题会逐步得到好转。
在我们也进一步采取一系列措施,你们也可能注意到,各城市“一城一策”推出房地产综合调控举措,目的是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逐步把房地产的问题解决好。当然,我也说到“灰犀牛”问题,很多人买房子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或者投机,这是很危险的,因为持有那么多房产,将来这个市场要是下来的话,个人财产就会有很大的损失,贷款还不上,银行也收不回贷款、本金和利息,经济生活就发生很大的混乱。所以必须既积极又稳妥地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欧美极度宽松政策副作用已经显现
美国国际市场新闻社记者:对比西方的主要经济体,中国已经率先开始政策正常化,尤其是货币政策,请问中外的政策步调差异会对中国的政策和市场产生一些什么样的影响?最近有些担心说,资本流入和资产泡沫有可能导致输入性的通货膨胀,您觉得这些担忧有没有理由?
郭树清:这个问题确实问得很好,和你有相同想法的人很多。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经济出现了比较大的振荡,总体上是下行。中国经济去年遭遇了挫折,比较大的一个下滑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全年经济增速比往年大幅度下降。
欧美发达国家、疫情严重的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都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我们都能理解,因为毕竟要把经济稳下来,宏观政策必须采取这些措施。但是力度上、后果上可能要考虑的更多一些,因为毕竟还会产生一些副作用,现在看这些副作用已经逐步显现:
一是金融市场,欧美发达国家金融市场高位运行,和实体经济严重背道而驰。金融市场应该反映实体经济的状况,如果和实体经济差别太大,就会产生问题,迟早会被迫调整,所以我们很担心金融市场,特别国外金融资产泡沫哪一天会破裂。
是流动性增加以后,由于经济已经高度全球化,中国的经济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密切相连,外国资本流入中国数量会明显增加,我们也看到增长确实比较快。中国经济目前还是恢复性增长,我们的资产价格有很大的吸引力,和其他国家相比利差比较大,外国资本流入是必然的。但是到目前来看,规模和速度还是在可控范围内,我们也在继续研究怎么采取更有效的办法,一方面鼓励资本要素跨境流动,越来越开放。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造成国内金融市场太大的波动,我们有信心把这个工作做好。
在WTO准则下支持外贸产业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2020年全球疫情持续蔓延,国际贸易也是大幅萎缩,外贸企业面临着严峻困难,请问银行业、保险业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稳住外贸基本盘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郭树清:我们外贸出口去年比大家预期的都要好一些,因为国际上经济停滞的问题比较严重,所以对中国产品需求量比往年没有什么减少,有的国家增长更多,所以我们的出口非常好,很少有出口能创造这么高的一个顺差,这是和前些年趋势有些不一致的,是一个特殊情况造成的。这方面我的同事宋曙光先生,专门从事出口信用保险,他可能更了解情况。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董事长宋曙光:去年年初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次讲话里对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的作用提出了要求。所以这一年来,中信保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坚决贯彻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在中国银保监会等各部委指导下,我们积极地履行政策性作用,助力落实“六稳”任务和“六保”措施。在疫情发生的初期,我们出台了十项措施,重点是解决防疫物资进口的燃眉之急,后面针对稳外贸,又迅速出台了23条阶段性的、超常规的措施,从承保、理赔、服务等六个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所以整体的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反映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进一步扩大了覆盖面。在外部形势风险上升的情况下,实施积极的承保政策,去年中信保总的承保金额突破了七千亿美元,增长速度是15%,大大超过了出口增速。其中支持出口超过了58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了22%,大大高于国际平均水平。去年支持的客户14.7万家,其中新增客户4万多家,增长了58%,保障了大约1500万和出口相关的就业岗位。
第二,有力保障重点市场、重点产业。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成果落地,加强第三方市场的合作,全年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超过了1500亿美元。另外,加大了对美国的业务承保,支持对美出口超过500亿美元,增长了13%。制定了专门的电子信息、家电类行业承保政策,优先保障在全球供应链中有重要影响的龙头企业和关键环节,更好地服务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运转,全年支持电子信息产业贸易超过了1000亿美元,增幅达到了23%。针对企业面临的取消订单、拒收拒付的风险,我们加大出口前的保障力度,全年承保金额增长3.4倍。
第三,有效解决融资难问题。将出口信用保险风险保障机制和银行的融资有效结合起来,主要从三个方面解决:一是和167家中外银行进行合作,对外贸企业开展保单融资,制定专门的保单融资产品。比如联合推出了信保贷,为小微企业提供“纯信用、免抵押、全线上、秒审批、普惠利率”的保单融资服务。二是利用了央行再贷款再贴息政策,一部分资金直接滴灌到小微外贸企业,效果也比较好,在江苏、浙江、上海实施的很好。三是推进搭建“政府+银行+信保”融资平台,全国共搭建了53个平台。去年一年落实下来,支持企业融资3100亿元,其中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保单融资是1960亿元,增长了34%,支持企业4800多家。
第四,创新服务小微企业。这两年来中信保加快数字化转型,在转型的过程中,升级了全球的企业和银行数据库,可以实时为企业查询海外的两亿家企业和中国的6000万家企业的信息。在这个基础上,开发了服务小微企业的产品,主要反映在几个方面:一是开发了小微资信红绿灯、报警器,实现风险信息查询和动态推送,主要解决小微企业有单不敢接的问题。二是上线了小微资信导航仪,通过我们掌握的全球贸易数据帮助企业精准开发新市场、承接新订单。三是搭建了中信保小微学院,为小微企业提供专业、便利的培训服务。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实施了小巨人增长计划,选择了1000家“专精特新”的小微企业,帮助其成长。2020年中信保服务的小微客户突破了10万家,小微出口企业的覆盖率突破了三分之一,达到了36%。全年支持小微企业出口近1000亿美元,增长了41%,支付赔款了1.2亿美元,增长了28%。另外,小微企业平均费率下降了35%,让小微企业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第五,积极地帮助企业防范化解风险。疫情发生后,主要从几个方面采取了措施:一是持续发布各国的贸易管制政策,因为疫情一发生,各国的贸易政策发生了变化,管制政策也在发生变化,所以我们随时发布重点的贸易管制政策、重点国别行业信息,有风险随时提供给企业。二是发布国家风险评级报告,对全球的192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风险、主权信用风险进行评估,提供给企业参考。三是帮助企业挽回损失,通过全球300多家追偿渠道,帮助化解违约风险将近40亿美元,实现追偿收入3亿美元。另外,在理赔方面,我们开辟了绿色通道,适当放宽了理赔条件,做到应赔尽赔、能赔快赔,全年支付赔款18亿美元,增长了32%,短期出口性保险平均结案时间也大幅度缩短,缩短41%,这也是创造历史最好水平。
总之,我们去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贸形势和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中国信保作为政策性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了防风险、促融资、稳外贸、保就业的独特作用,为我国外贸逆势增长贡献了力量。
郭树清:我插一句话。我觉得宋董事长回答得很好,去年做的确实很好,特别是在百年不遇的疫情下,支持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发展外贸,整体支持了22%的出口规模,当然是一个特殊情况,在常态下人家会不会理解你这是政府给予特殊支持,是不是符合WTO的规则,是不是符合平等贸易的规则?特别这里面有很多外国媒体记者,可能会问你这个问题,我代他们问你一下。
宋曙光:出口信用保险是WTO规则允许的出口和对外投资促进工具,所以中信保成立以来一直按照WTO的要求开展业务,我们要符合三大导向:一是有效支持国家战略。二是精准支持企业发展。三是确保财务可持续。

2021年银行业处置不良贷款可能增长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去年8月,郭主席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2021年银行业处置不良贷款的力度应该比2020年更大,请问目前银保监会如何看待今年银行业不良贷款的情况,有没有后续具体安排?
郭树清:2021年将保持处置力度不减。因为我们每年的贷款都是净增长,贷款增速保持12%左右。去年情况非常特殊,增长速度非常快,量非常大。但全年没有超过13%,这是为什么没有实行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原因。
在疫情发生以后,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肯定处于不正常的状态,还款就会有困难,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可能会面临破产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状况,更没有能力偿还贷款。所以不良贷款上升是必然趋势。
事实上2020年我们已经开始加大了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全年处置不良资产3.02万亿。现在没有一个明确指标,还在和各家银行沟通,看看他们怎么估计自己银行的状况,可能2021年需要处置的不良贷款还会增长,甚至会延续到明年,因为有的贷款期限比较长。
但是,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不良资产处置处理好。第一要加大力度,第二要稳中求进,保证在经济和银行金融体系的可承受范围内。这方面的问题,我想其他银行董事长都有很权威的答案,是不是农行的董事长谷澍先生简单回应一下。他以前在工行做过行长,对两个银行的情况都比较熟悉。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我提供一些数字来支持一下郭主席刚才提到的要点。信用风险历来都是商业银行风险防控的重中之重,农业银行现在信贷资产是15万亿元。近年来,在银保监会的指导下,农行持续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2020年克服了疫情冲击,处置不良贷款比较高,保持了信贷资产质量的稳定。
刚才,郭主席讲到,全系统去年处置不良贷款超过了3万亿元,农行的情况跟全系统基本差不多,我们是上市银行,数字我还不太方便说,但是趋势和全系统的情况差不多。这是第一点,就是这几年处置不良贷款的力度加大,保持资产信贷质量的稳定。
第二,尽管受到整个疫情和经济波动的冲击,这些年中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以农行为例,我们对不良贷款认定标准非常严格,监管规定逾期90天就要划分为不良,但是我们现在逾期超过20天的法人贷款就分类为不良,以加强资产质量的前瞻性管理。农行不良贷款率有一段时间比较高,现在已经降到了可比银行的平均水平。这个月底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时点,去年延本延息那部分的贷款,结点是今年3月31日,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点。我们这段时间一直都在监控这部分贷款的资产质量情况。从目前的情况看,比普通贷款不良率高一些,但是仍然可控,从农行的样本来看,受疫情影响,不良贷款的反弹风险是有的,但是我们相信在银保监会的指导下,在全行员工的努力下,这个风险是基本可控的。
郭树清:我做一个注释。他说不方便披露的数字,不是说永远不披露,必须按照上市银行的规定,具体数字会原原本本告诉大家。其他信息也一样公布,比如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大家不要客气,有些问题都可以问他,这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市场经济制度,和西方的市场经济制度金融制度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资本金、竞争、劳动生产率、成本收入比,要把成本和收入除一下,看看比例是多少,成本收入比欧洲、美国低一半多。主要的原因就是工资比较低,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考虑给国家交税,给股东分红,还要给其他方方面面作贡献,比如扶贫,还有社会责任,特别是大的银行要承担很多的责任,这是其他国家没有的。我们的商业原则、可持续原则完全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和西方国情不一样。
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应对老龄化
澎湃新闻记者:春节期间,一组2020年中国出生人口数据引发了较大的关注,其中包括社会对人口老龄化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担忧,请问银行保险业在参与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养老保险体系三支柱建设方面,将如何为老百姓做好制度化长期的安排?
郭树清:你的问题非常重要,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但是我们很快进入了老龄化社会,现在超过65岁以上人口已经占到了12%以上,比日本低得多,比欧洲低得多,现在比美国也低,美国应该是16%左右,但是按照专家的分析,用不了多少年,我们可能会超过美国。所以,人口老龄化确实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也在积极从多个方面研究推。前几天人社部已经举办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情况,将采取相关措施,包括延长工作时间、延迟退休等。现在的人和过去不一样,还是不怎么愿意提高出生率,这就是很大的挑战。我们还会采取其他的措施,其中一项就是要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明确部署,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商业养老保险。这方面情况请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罗熹先生介绍一下。
中国人保集团董事长罗熹:众所周知,中国已经进入了长寿时代,面临着老龄化的挑战。刚才,郭主席讲到这个情况,现在中国老龄人口之多,进入老龄社会之快和养老事业发展任务之重实属罕见,相对一些发达国家,我们养老体系应该还是比较完整的,基本养老应该说基本实现全面覆盖,10亿多的人口享受基本养老。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团体年金也在逐步发展,但是比重相对比较少一些,也做了十多年了。个人养老相对来说发展速度慢一些,尤其和西方发达国家比,这个比重非常小。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中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上亲自作了部署,国务院去年连续召开会议研究这项工作,银保监会进行了广泛调研,制定了相关政策和实施方案,对第三支柱发展加快速度、加大力度,在改革创新当中迅速推动第三支柱发展。
第三支柱相对于其他两个支柱来说,它的作用不太一样,有它显著的特点。一是给高收入阶层个人养老提供一个渠道、提供一种方式。二是给新兴业态,新的从业人员、多种方式从业人员提供一种养老保障,这是商业保障。三是通过长期的养老保障资金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包括跨周期的投资,我们国家短期投资比较多,长期跨周期的投资比较少,所以养老资金进入特别是商业养老资金进入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会有比较大的促进作用。
人保集团按照银保监会的工作部署,在这方面作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第一,积极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产品。利用传统的寿险产品为个人储备养老和寿险准备金,现在已经达到近3300亿元。根据银保监会部署,我们积极研发适应各层次养老人群的养老保险品种。在上海、福建和苏州这些地区,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业务,但是税收力度还不够,建议国家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虑,适当提高免税力度。还有,率先探索了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业务,在29个城市开展业务。中国老百姓传统上习惯于自己持有住房,年纪大了以后怎么为养老提供财务保障,我们在这方面积极进行探索,为他们打开一个通道。
第二,积极承办长期护理保险。解决高龄、失能、失智老人的护理难题。2020年,承办长期护理保险项目96个,保障人群达到4200万人。目前,我们在各个省市都在探索这项保险服务。
第三,积极开展养老产业建设。充分发挥养老长期资金的优势,设立人保健康养老产业投资基金,聚焦长期护理服务商、综合康养服务商等养老产业投资。启动开展“支付有保险、看病有医院、养老有社区”的多层次养老社区建设,探索保险服务养老的新模式。中国人保有中国最大的健康保险公司,我们现在也在跟国际上一些成熟的健康保险机构进行合作,把一些有益的商业模式导入中国。
第四,积极参与管理养老保险基金。我们现在管理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已经达到了2500亿元,比去年增长了1倍多。去年是一个好年份,我们的收益率达到了10%以上,较好地发挥了养老资产保值增值作用。
养老金融改革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重要举措。人保集团将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银保监会的统一指导下,进一步发挥商业保险在养老风险保障和长期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深入地参与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产品,服务养老保障第三支柱建设,创新产品和服务,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养老需求,为“老有所养”作出贡献。
监管任何金融业务都要按照相同的规则
美国彭博社记者:有一个金融科技方面的问题想问郭主席,蚂蚁集团的金融科技公司在国内的金融市场应该有什么样的角色?有哪些业务不适合他们做?
郭树清:这个问题是国内外媒体关心比较多的问题,报道也是比较多。其实情况你们也都了解。两会一局四个部门约谈蚂蚁金服高管人员,都及时把约谈情况发布了,人民银行的副行长潘功胜先生也都讲过这些情况。
你说到的互联网平台在中国参与金融,在全世界来看,规模和范围都是最大的,取得了积极效果,特别是对中小微企业提供数字信贷、数字保险和其他方面的服务,做得是很好的,应该说在世界上是领先的,也有很多创新,我们是鼓励这些创新的。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求不管任何业态的金融业务,都要按照相应的规则规范、法律法规管理,不能有特殊的例外。比如要发放贷款,最近刚公布了一个银行互联网贷款办法的通知,有一些要求,比如说联合贷款,至少互联网平台方面和其他银行开展合作在出资方面、资金方面不低于30%。另外在净资产比例中占比集中度都有要求,有关规则作了规定。另外,我们还给出了一年过渡期,逐步实现。
同时,我们也有一些互联网民营银行,像蚂蚁金服下面有网商银行,腾讯下面有微众银行,四川也有一个互联网银行,我们都是鼓励发展的,但是也必须按照金融规则实行统一监管。我们不认为有什么限制、不允许他们发展的金融业务,但是我们做任何业务比如保险、信托、租赁等金融业务,都必须按照行业相同的规则进行监管。我相信,这样的要求经过调整以后,这些机构会很好地适应,能够得到更健康的发展。
进一步降低外资准入门槛
凤凰卫视记者:请问郭主席,我们关注到美国政府此前对相关中国的企业和个人的制裁,我想问一下这些制裁对中国的金融市场和金融系统会产生哪些影响?中国的金融管理部门会有哪些应对和立场?另外,在金融业对外开放方面今年还有哪些计划?最后请问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机制,会对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有哪些影响?
郭树清:首先,我们觉得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主权,这是一个国际社会早已达成的共识,中国和美国一样,都是主权国家,我们都有自己的主权。所以中国的金融怎么管理,金融机构的行为规范必须按照中国的规则办,就像在美国的金融机构按美国的规则来办一样。美国对中国的内政进行了很多的干预,我们认为是毫无依据的,是没有道理的,也是站不住脚的,我们坚决反对,中国银保监会和整个银行业、保险业系统都不会执行美国的法律和法规,必须执行中国的法律法规。在香港的金融机构,包括中资机构、外资机构,肯定要遵守香港的法律和法规,我们不会执行美国的制裁,我们也坚决反对这种制裁,认为这种制裁是毫无约束力的。
但是,我们愿意和他们合作,和美国的金融机构、和美国的企业方方面面,还有中介机构有很多合作。事实上,正如你所说的,我们对外开放发展很快,我前面也笼统提到了过去三年批准了100多家的外资银行保险机构在中国的设立,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比较著名的,在国际市场上的,德国的安联保险集团,就是一个例子,是完全独资的在中国批设的。法国东方汇理和中国银行合资设立了理财子公司,世界上最大的贝莱德资产管理公司,特别是养老金管理和建行合作,还有施罗德集团和交行合作。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批准了25家理财子公司。所以,很多都是和外资合作的,我们鼓励更多的外资进入中国,有的是独资的进入中国,有的是合资的,我刚才说到的是合资的形式。今年我们还会继续考虑放宽这些方面的合作,进一步降低外资准入门槛,基本上实现和中资一样的待遇,其实现在没有什么领域不开放的。
我这里也特别想和中方的媒体介绍一下,国内公众包括一些干部、知识分子,都很关心外资进入会不会对中国的金融市场造成很多的干扰和破坏。根据现在掌握的情况,这些外资机构在中国的经营总体上还是严格按照中国法律来办事的,在这个市场无论是总资产还是贷款,还是存款,绝对额都是上升的,占比是下降的。比如外资银行现在只有1%左右,过去有1.3%、1.4%的时候,现在占比是下降的,全部的外资银行在中国今年占比只有1%左右,对中国的竞争市场是非常有限的。保险公司要多一些,6%左右,影响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继续鼓励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共同发展。
 金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中国日报记者: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请问银行保险业在服务创新驱动战略、发展科技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有哪些举措?下一步还有哪些工作思路?谢谢。
郭树清:请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赵欢先生讲一下这个问题,我们刚才还讨论,开发银行叫开发性金融,胆子很大,就是别人没做的,他都做,开发性业务,就是“拓荒牛”。但是科技和创新行业的投资风险很大,我就问他,你这个投资贷款怎么控制风险?因为我们没有对他有另外的特殊政策,他必须自己实现商业可持续,请他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赵欢:近年来,国家开发银行为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银保监会等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大力发展科技金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第一,我们全力支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2020年发放科技贷款1494亿,同比增长了23%,服务了集成电路、商用飞机等一系列重大科技项目,助力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取得新的突破。
第二,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2020年,我们发放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贷款3304亿,发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2659亿,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了37%,也创了历史新高。
第三,大力支持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资。开行子公司已经圆满完成了集成电路国家产业基金一期投资,支持了集成电路领域里的重点企业快速发展,基金投资的财务效果也很明显。我们是按市场化运作,去年科技领域的企业估值显著上升,基金投资财务效果也非常明显,市场化运作非常成功。同时,我们也参与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的设立工作,募集了2000亿资金,现在已经全面进入了投资阶段。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行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大决策部署,继续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服务科技自立自强,更好地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们有四方面的措施:
一是设立专项贷款,服务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我们将对接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对接战略性科技计划、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实验室、国家科学中心和创新中心的建设,我们设立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计划今年安排发放重大科技项目的专项贷款500亿元以上。
二是继续加大信贷资源倾斜,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我们准备从今年开始,开展“百链千企”专项金融活动,我们在科技创新领域选择百家龙头企业,沿着这个龙头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选择一千家重点企业进行专项金融服务,今年计划安排战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贷款投放4000亿元以上。
三是加大股权投资力度,服务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我们将运用开发银行管理的产业投资基金、科创基金继续加大对集成电路、先进制造业以及科技创新方面的股权投资力度,今年我们准备新增股权投资500亿元以上。
四是创新科技金融模式,有效支持创新发展。我们将综合运用股权投资、信用贷款、结构融资、“债务融资+投资选择权”等多种融资模式,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此外,我们还将发挥引领作用,联合其他金融机构整合各类资源和社会资本,通过银团贷款、联合贷款、联合投资等方式,加大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力度。

 做好金融服务脱贫攻坚

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封面新闻记者:我们知道,近年来金融机构在脱贫攻坚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是仍然有很多农户和乡镇企业反映存在贷款难的问题,当前脱贫攻坚任务已经如期完成,请问在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方面将会有哪些新的成果?
郭树清:你的问题我们大家都应该回答,但是由于时间关系,还是请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回答。
谷澍:谢谢你的提问。我听你的提问有两层意思:一是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方面银行有哪些打算?二是反映一些呼声,在乡村金融的可获得性问题。我分别来回答。
第一,我以农行为代表说,我们准备在下一步这方面重点做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脱贫攻坚胜利以后同乡村振兴的衔接。二是做好对现代农业和乡村产业发展的支持。三是做好对乡村建设的支持。这是你第一个方面的问题。
重点做好金融服务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因为时间关系,我就讲一个要点。832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行在2021年信贷力度不减,脱贫县贷款增速继续超过全行贷款平均增速。
在现代农业和乡村产业方面,我们准备重点抓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打好种业翻身仗这三个领域的金融支持。现在我们粮食安全领域贷款余额是1600亿元,今年准备再投放600亿元以上。另外,我们将围绕特色农产品产地的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前一阵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把产业链的主体留在县域,把价值链的收益留给农民。三是乡村建设,我们会围绕国家农村农业投资11个重点领域,持续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农村“水电路气房”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农行乡村建设领域的贷款规模已经突破了1万亿元,我们接下来还会进一步加大投放力度,确保贷款的增速不下降。
第二,你提到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金融服务贷款难的问题。我想说说农行的打算。
“三农”服务肯定我们是要接地气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在考虑怎么解决可获得性的问题,关键的一点,我们想“三农”服务既要接地气,也要长翅膀,这个翅膀是什么翅膀呢?是科技的翅膀。主要体现在渠道创新和产品创新上,重点讲两点:
一是渠道创新。在下沉、加强线下物理网点建设,就是把网点进一步建设到县域、建设到镇里的同时,加大手机银行在农村的推广力度。手机银行在城里非常普遍,下一步我们要把手机银行做的更符合农村的需要、农民的需要。去年年底,农行在县域,手机银行注册的客户已经达到了1.65亿户,月活客户接近5000万,今年要在这方面进一步加大力度,让广大农民更加方便快捷的获取金融服务。
二是产品。我们要推出网络融资产品,让农民更容易贷款,获得金融服务。比如创新推出了一个网络金融产品叫“惠农e贷”,这个产品实现农户贷款在线上申请、线上审批、线上发放、线上还款,这样全面提升农户贷款的覆盖面和办理效率,为更多的农民提供更多的信贷支持。
到去年底,这个产品的余额已经超过3500亿元,惠及农户276万户,我们准备今年再投放1600亿元,让“惠农e贷”余额突破5000亿元。这个产品在很多地方效果是非常好的,特别是在一些偏远的地区,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西藏,西藏分行根据高原产业特点,创新推出了一批贫困群众一听就懂、操作简便的惠农产品,比如“牦牛贷”、“青稞贷”等等。去年年底,个人精准扶贫贷款余额超过60亿元,西藏全区70%以上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都获得了农行的小额信贷支持,占西藏地区金融机构90%以上。我们在这方面也在做很多努力,来解决您刚才提到的在农村特别是在艰苦地区,怎么解决农户金融可获得性的问题。
金融科技公司也需要满足资本充足率标准
纽约时报记者:我在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提给郭主席。我们知道一些金融科技公司掌握了大量的客户信息,我的问题是从中长期来说,中国是否会要求金融科技公司满足相关的资本充足率标准?第二,提给宋先生的问题。您刚才提到,我们出口信保公司累计向企业和银行支付的赔款比去年增长了32%,我们知道这是一个很大的增长,请问这笔钱从哪里来,是从中国的财政部那里来,还是通过其他的途径,比如从保费途径而取得的?
郭树清:你的问题很好,我前面讲了一个道理,如果金融业务是在网上开展,是互联网平台,他们办的银行也好,办的小贷公司也好,或者是消费金融公司也好,我的回答是很简单的,是的,我们要求他们必须和其他的金融机构一样,要有充足的资本。
刘鹤副总理讲了一段话,2018年5月在全国政协,我觉得对全国社会各界都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他说的第一句话,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做金融的更得需要本钱,在中国两千多年前开始金融就办得很好了,那个时候就有本钱,没有本钱怎么做金融呢。其他的工商生意也是一样的。
第二句话,借钱是要还的。钱借出去一定要还回来,还不回来就不可持续了,银行办不下去了,为什么出现很多非法集资的案例,很多群众被裹挟进去,觉得收益很高,8%、10%、12%,他们很高兴,做非法集资的人解释说,为什么银行的收益那么低,因为银行人多、大楼多、成本高,所以他们不能提供很高的回报。不是这样的,主要是因为资本的约束,借钱要还,银行比较谨慎,贷出去的款必须考虑回收,不回收就办不下去了。
第三句话,投资是有风险的,无论是个人还是机构,还是企业,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大家一定要认识到。
第四句话,做坏事是要付出代价的。所以,我想资本金的问题,我们要求互联网平台只要做同样的金融业务,就要有同样的资本充足率。但是我们考虑历史的原因,给了他们一个过渡期,有的项目是到今年年底,有的是到明年年底,甚至可以研究再长一些。因为过去一些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特别是低端客户,要求比较低,提供助贷,这个时候出资2%、3%,我们不想影响这些客户,让这些客户还能继续稳步得到贷款,过渡时间可以再长一些,要看情况。但是最多两年,都回到正轨上来,所有机构都要受资本约束的要求。
宋曙光:我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中信保是一家政策性保险公司,但也是按照商业原则市场化运作的,这是一个大的背景和前提。
你刚才提到去年的赔款上升,钱从哪里来,我们完全是按照商业公司运作,每年都要根据报损情况、已决未赔情况、赔付情况提取准备金。历年提取、积累的准备金作为我们的赔款支出来源。去年风险是上升的,但是总体还是可控的。

 未来香港可为内地企业上市融资、

发债融资提供支持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请问郭树清主席。您前一段在香港说过,香港是不可替代的桥梁作用,请问在“十四五”期间银保监会在支持并稳定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特别是支持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建设、债券发行数字货币方面将有哪些新的举措?
郭树清:数字货币主要是中央银行的事情,虽然我在中央银行任职,但是今天是银保监会专场,你的问题有机会问一下中央银行的工作人员。
我想香港的问题,我和我的同事态度是一致的,我们是充满感情的,我们坚定不移地支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香港作为世界上的重要金融中心,在过去40多年大陆改革开放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利用外资来说,绝大多数外商直接投资和绝大部分的外资是通过香港进来的。现在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比如“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也是通过香港进来的,我还记得2012年我在证监会担任主席的时候,香港联交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两位负责人研究提出来了“沪港通”这么一个设想,我们一起讨论的时候,觉得非常可行,确实也起了很好的作用。
在今后的发展过程当中,香港还可以为内地企业上市融资、发债融资提供支持,无论是外债、美元债、外币债种,还是人民币、港币等各种形式,我们都支持,我们也支持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到香港去上市,支持更多的香港银行业、保险业机构到内地发展。我们希望以后能够继续保持这个态势。
最近,我们制定了大湾区发展规划,其中金融领域占了很大的比重,也会有很多的新举措。特别是在理财方面,比如“理财通”会有更多新举措,正在研究论证规划,都会逐步实施。我们认为,香港的经济增速今年一定会由负转正,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前景。

贷款利率估计会回升调整

总体利率仍较低
香港商报:郭主席刚才谈到银行业履行了很多社会责任,去年整个金融机构向社会让利1.5万亿人民币,我想请问今年这样的政策能否继续延续下去?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还会有哪些举措?
郭树清:肯定有很多政策还会延续下去的,让利比较多的是贷款利率,因为今年整个市场利率在回升,我估计我们贷款的利率也会有回升,我们几位董事长都在这里,可能会有所调整,但是总的来说,利率还是比较低的。另外就是收费,收费方面不会太大的变化,降低的费一般不会恢复。我们将通过支持财务重组、债务重组、企业重组、债转股等多种形式继续支持企业,降低企业负担。
赵欢:去年开发银行通过贷款利率下调,减免中间业务收费,直接向实体经济让利335亿人民币。这是直接让利,不包括刚才郭主席讲的通过支持企业财务重整、破产重整、呆帐核销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今年开发银行将继续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贷款定价方面仍然保持较低水平。当然,贷款资金成本会随着市场变动而变动的,总体上银行的净息差会保持在去年较低的稳定水平上,在收费方面还会继续向实体经济让利,有力地支持“六稳”“六保”。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寿小丽:今天我们的新闻发布会持续了大概100分钟,郭主席辛苦了。郭主席不仅作为发布人发布信息,还作为我们编外记者进行了提问,虽然一直没有举手。感谢各位发布人,也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大家再见。

责编: 瑟瑟 视觉:李盼 东子

监制卜海森 李俊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